刘桂芹:手有书香 脚沾泥土的毛驴专家

2021-12-30 14:20:41

刘桂芹,聊城大学农学院毛驴研究院副院长,多年来,她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毛驴养殖基地和研究中心,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驴产业的科研骨干和技术能手。

善理疾者绝其源

圆规之所以能画圆,只是因为心不动、脚不停……”这是刘桂芹的QQ签名,也是她坚守驴产业研究的写照。

一直以来,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这是人们对驴肉的最高褒扬。与牛肉、羊肉、猪肉相比,驴肉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低胆固醇的食物,有着瘦肉多、脂肪少的特点。因为驴的肌红蛋白含量较高,驴肉的红色度仅次于鲸肉。刘桂芹拿起试验台上的一块驴肉给记者讲解。  但驴肉的耐贮存性差,在同样的贮存状态下,驴肉比牛肉的保质期要短得多,更容易变质。刘桂芹说。为了延长驴肉的保质期,近年来,她精心对驴肉进行抑菌抗氧化试验,对不同贮存期的驴肉进行微生物基因测序,研制开发出了驴肉专用生物保鲜抑菌剂,能够让驴肉的保鲜期延长5-7天。

除了研发生物保鲜抑菌剂外,刘桂芹带领团队历时3年完成了驴肉宰后能量变化及品质变化机理的研究,找到了肉驴最适宰前禁食时间及驴肉最佳食用时间,此项技术可将驴肉的成熟损耗降低2%以上,直接增加全省驴肉价值达100万以上。刘桂芹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依此制定了《毛驴屠宰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

为众抱薪授以渔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驴肉更安全、更好吃。刘桂芹说,驴的成长周期长,驴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屠宰,至少需要两年半时间,驴的生理特性决定其不耐精料,因此驴肉的成本高、比较安全。

为扩大市场影响,刘桂芹将全省驴肉屠宰加工及驴奶生产企业团结起来,形成了技术共同体,并于2019年4月筹建了山东省肉类协会驴业分会。作为肉类协会副秘书长兼驴业分会会长,刘桂芹成为了企业利益的代言人、政府发展经济的合作人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产品深加工岗位专家,刘桂芹组建了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多次带领省内规模化驴肉加工企业成功亮相中国农业创富大会、山东电视台总站长时间、山东省第34届畜牧博览会等,从饲养、文化、加工及营养等方面对驴产业进行科普宣传。

2018年5月,刘桂芹承担了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同年6月,聊城大学成立聊城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刘桂芹是研究院筹建的组织和负责人。自此,她带领为数不多的几名科研人员,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协同攻关,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开展毛驴产业研究,于2019年1月组建山东省高等学校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厚积薄发行将至

我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随时可以联系我。这是刘桂芹对养殖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俯下身子看、撸起袖子干。为获得一手数据,刘桂芹不怕脏、不怕累,深入圈舍,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饲养管理技术;除了开展入场、入户服务外,她还采用QQ、微信群、视频通话等方式,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开展技术指导……几年来,刘桂芹参与养殖技术培训上百次,培训养驴技术骨干、职业农民或企业管理人员等7000多人次。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既有书香味又有泥土味的教授、将技术送到驴舍的专家。

一方面利用人脉关系,把国内一流的科技专家请进来,为驴产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另一方面,主动请缨,做好协调对接,带领考察团走出去,为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为将技术大面积推广,刘桂芹与多家单位一起制定了《规模化驴场建设规范》《驴屠宰检疫规程》等9项山东省地方标准,并参与制定了《精准扶贫——驴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为养驴扶贫提供了技术性指导。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产业整体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使毛驴日增重由原来的200g左右增加到500g左右,出肉率和出皮率分别由38%提高到43%,由6%提高到8%以上。

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是朱自清的名句,也是刘桂芹的座右铭。如今,她正在努力搭建企业、政府、社会对话的更高平台,为驴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Baidu
map